針對穿刺針,設計者平時在設計時,好多個重要硬核規范是沒法防止的,自然,這種都的依據全新政策法規來開展,這兒所闡述的是具體設計時,怎樣相互配合生產制造階段來做的一些探討。
穿刺針材料牌號:材料牌號我們在圖紙標注時,經常參考國內標準牌號來寫就可以了,當然既然是國內法規來注冊,我們所有材料的標注牌號,都屬于國牌號,制造者一般所選擇的是根據國際行規的牌號對照來,來選擇材料,比如SUS304這是日本國內的叫法,在中國同樣一種材料我們是叫0Cr18Ni9 ,美國直接叫304,英國就成了304S15,當然,我們在設計時,主要是關注的是材料對產品的影響與實用,成份符合性非常重要了。
穿刺針鋼韌性:這里就說超薄沒有標準的吧,因為我們結構空間需要,往往將穿刺管體設計的非常薄,有的甚至到了0.05MM了 ,當然我們數據是寫上了,關鍵是針體的強度,在暫時的制造上,檢測是很難跟上的,當然法規標準上這個級別,也沒體現出數據,在這點上建議,我們得有參考物,或者鋼韌性的標注,如果沒有這些,實現者是各顯神通的,提高了安全穩定風險。
穿刺針物性過敏測試:之前在SINOWARES團隊微博也闡述過這類問題,敏源符合性、穩定性與持續性,不僅建立在材料成分符合,而且材料在加工過程中、加工環境干涉、加工表面干涉等,都存在找許多不穩定,所以在敏源分析測試前。我們必須對于物料的本質,進行嚴謹保障后,再送檢。
穿刺針安全性:曾經和一個資深醫師聊起這個話題,為何許多醫生對國外產品青睞度高于國內呢,說白了還是擔心一個安全,我這里所說的穿刺安全,設計的是消融、活檢、環切等焊接組合穿結構上,國外非常重視其實用安全性,不過度要求美觀,基本在二級安全保障到三級安全保障之間進行結構設計。